答: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的大学。大学传承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优良学术传统,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以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本大学的使命为:通过在宽广学科领域的优质教学和研究,以及对社会大众的服务,致力于对人类知识的创造、传承和应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全中国以至世界的发展,贡献社会,造福人类。
本大学的愿景为:将努力成为区域、全国及国际公认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在中英双语及全球视野的教育教学、学术成果及社会贡献诸方面,均达到卓越水准。
答: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坐落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 2001 号,大运公园南侧,龙翔大道以北。校园分为上园、中园、下园三个部分,校园空间与建筑风格既彰显了中国元素又体现了西方韵味。目前,一期校园已完成建设,二期校园正在建设中。二期校园设计将一期规划中的“山、林、院”的概念进一步延伸为“山、水、林” 加 “院、廊、楼”的景观建筑概念,营造以人为本的空间及自然的校园氛围,实现生态、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大学校园。
目前上园主要包括学勤书院、思廷书院、祥波书院、道扬书院、教职员宿舍、服务中心、健身房、室外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配套设施。中园为绿化区域,设有机动车道及绿道,连通上下园,毗邻大运自然公园。下园主要包括行政楼、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逸夫国际会议中心、室内体育馆、学生中心、逸夫书院、室外田径场及配套体育用房(新建)等。校园二期工程现正建设中,预计2023年9月投入使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学综合大楼、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综合实验大楼、两所书院(FG)等,新建总建筑面积约27.8万平方米。二期工程三所书院建成后,增加宿舍1200余间(宿位4000余个),结合一期宿位,将满足大学1.1万学生的办学规模。
答:截至2023年1月,我校已引进世界知名优秀学者和研究人员520余人,其中诺贝尔奖得主5名,图灵奖得主2名,菲尔兹奖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工程院院士等近40余名,其中全职院士14名,国家级专家70余名,省级人才近40名,市级人才400余名。同时,我校拥有省市级科研团队9个,超过600人次入选省市区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目前引进的教师100%具有在国际一流高校执教或研究工作经验。70%以上的教授年龄在45周岁以下,我校教师团队是一群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积极进取、思维活跃和站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青年教师。
更多关于师资的介绍请关注学校官网:
经管学院教职员: https://sme.cuhk.edu.cn/teacher-search
理工学院教职员: https://sse.cuhk.edu.cn/teacher-search
人文社科学院教职员: https://hss.cuhk.edu.cn/teacher-search
数据科学学院教职员:https://sds.cuhk.edu.cn/teacher-search
医学院教职员: https://med.cuhk.edu.cn/teacher-search
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教职员:https://lhs.cuhk.edu.cn/teacher-search
(2019年成立的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于2022年2月合并进医学院)
答: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采用香港中文大学学术质量控制和学位颁授标准,由香港中文大学教务会负责审批和监督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学位课程。对取得我校学籍,在规定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者,颁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其中,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颁发香港中文大学理学学士学位(临床医学)证书,同时颁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学士学位证书。
答:截止2022年12月,在校本科生6500余人、研究生及博士生3000人,大学已培养了五届本科毕业生,七届硕士毕业生,三届博士毕业生。
答: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实行书院制,目前有逸夫书院、学勤书院、思廷书院、祥波书院、道扬书院、厚含书院以及第七书院。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传承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的独特育人体系,所有学生分别隶属于不同书院,建立各自的书院文化。书院的责任在于打破学院和专业的界限,将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培育学生宽容的视野。
书院注重全人发展,书院活动与学院的专业课程相辅相成,也让师生关系重回到了本真状态。在书院中,师生共同生活,书院鼓励老师与学生多做交流互相学习,并举办形式和内容多样的集体活动来授予学生人际交往沟通和礼仪等软技能。书院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审美品味、自信心和责任感,帮助学生挖掘个人成长的潜力。例如,书院会不定期邀请海内外著名学者、艺术家、社会领袖、行业杰出人士及大学教授、书院院长或老师,与学生在研讨会、周会、讲座及茶聚等活动中交流,分享其真知灼见和个人经历,开阔学生视野。同时,书院也会举办高桌晚宴、中秋晚会、圣诞围唱、手工坊和高尔夫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大家庭式的关怀。
答:每个全日制学生均隶属于某一所书院,在学习期间均生活居住在书院,每一书院均有各自的章程与书院文化。
书院基本配置为4人间,宿舍房间配有床、衣柜、书柜、书桌、椅子、冷暖空调、风扇。每层楼均设有公共洗手间、公共淋浴室。每幢楼设有公共厨房(配有冰箱、电磁炉及微波炉、桌椅等)、自助式洗衣机、烘干机及楼顶晾晒间供学生使用。除了生活相关的施设,每个书院内还设有各种功能房(如画室、健身房、多功能活动室、音乐房、舞蹈室、自习室、研讨室、阅读室、社团室、康乐设施房等),以满足同学拓展课外兴趣、展开课内外的讨论、组织社团活动、进行小组或自主学习等需求,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
书院每幢楼有一位舍监,约每50名同学配有一名宿舍导师(各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或大学各部门的在职行政人员)。舍监、住宿导师和书院院长都住在书院里,和学生一起生活。
答: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英文为主要教学语言,部分通识课程和中文课等会以中文(普通话)教学。
答:截至2023年1月,学校已经与131所境外名校开展实质性合作关系,各类国际合作项目超过220个,分布在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项目类型多样,包括本硕或本博连读项目、三方联合培养、境外交换、境外交流与国际暑期项目等。合作院校包括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罗彻斯特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上智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韩国高丽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目前在校学生中具有境外学分学习经历的比例超过60%(疫情前)。
更多关于合作院校的列表请关注学校官网:https://oal.cuhk.edu.cn/partnersh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