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经管学院
经济学专业
一、 专业定位
经济学承担着资政育人,繁荣学术,服务社会,培养以推进我国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人才的重要角色。经济全球化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出现,对经济学专业优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培养国际化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加强探索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以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势在必行。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济学专业,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济创新人才为目标,注重国际化以及理论实践相结合,设计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的学科培养方案,夯实学生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传授系统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培养经济分析能力和全球化的经济视野。课程设置强调经济学基础理论与跨领域的经济学理论应用,经济学理论、量化分析以及定向研究的初步训练,和管理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商业经济学等内容。按照应用经济学、经济科学、国际商务经济学三位一体架构建设课程体系,组建科教团队,构建具有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学科体系。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共同接受五年一度的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AACSB)审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获得该认证的学院之一。目前,全世界仅有5%的商学院取得了这项精英认证。经管学院学研并重,从全球各地招聘精英师资团队,他们皆从世界一流院校获得了博士学位及其他专业资质,多位教师在各自领域拥有多年从业经验;课程设置与教学考量均以国际标准来制定执行,以英语为授课语言,从而保证达到国际一流的教育质量。凭借强大的师资力量、扎实前沿的学科设计、先进创新的教学理念、完整的课程质量保证体系,本专业在2021年获得广东省一流经济学本科专业建设点资格。
二、 培养目标
该专业研究如何优化稀缺的人力和物质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需求并改善社会福利。通过经济学课程学习,学生获得现代分析、实证和定量技能,并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使他们获得能够有效理解和分析当今经济问题的必要能力,包含:对经济理论和现实世界经济问题的了解;使用分析工具分析业务问题的能力;理解与国家和全球经济有关的问题,认识到经济模式的力量和局限性;具备数学方法,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能力;有能力在经济假设检验中运用经验和数学工具,并对有争议的经济问题和政策辩论做出有根据的判断;在全球化时代理解和预测新兴经济趋势的能力等。
三、 培养规格
毕业要求总学分数为120学分。
国际商务本科专业毕业学分要求 (根据2021-2022学年专业大纲) |
|||
学分类型 | 经济科学 | 应用经济学 | 商务经济学 |
大学核心课程 | 36学分 | ||
学院课程 | 24学分 | 15学分 | 27学分 |
专业必修课程 | 21学分 | 33学分 | 15学分 |
专业选修课程 | 18学分 | 15学分 | 21学分 |
自由选修课程 | 21学分 | ||
总计 | 120学分 | 120学分 | 120学分 |
*注:学分比例或根据最新专业规划调整而发生改变。 |
四、 课程体系
1. 主要课程设置
主要课程:初级微观、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中级微观、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导论,政策评估的计量方法,法律、经济学与社会,商业运用中的机械学习,行为经济学,博弈论与商业战略,法律与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经济学指导阅读,货币与金融机构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财政学,劳动经济学,工业组织与公共政策,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中国经济,环境经济学与政策,卫生经济学,高级微观、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定向研究,福利经济学,现代经济问题专修等。
2.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经济学专业坚持系统性学习计划调整;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尝试创新,先后进行过“灵活课堂”、“远程授课”、“项目研讨小组学习”等国际认可的课堂模式。成立以学生为主导的行业俱乐部,组织包括行业讲座、职业规划研讨会、公司参观等多类别活动。鼓励本专业学生参加经济金融类的综合性商业竞赛,尤其是国际顶尖商业竞赛,利用本专业全英语专业授课的优势,将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运用在竞赛中,展现自己对于政府企业决策和市场经济行为的独特见解。学院职业发展中心积极地为学生寻找和安排实习机会。同时学科也致力于增加更多国际交流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到海外顶尖商学院访问和交换,为本专业学生获得国际竞争力创造条件。
五、 师资队伍
本专业配备一支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截至2021年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共有98名全职教师,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2人,助理教授64人,高级讲师3人,讲师5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人,广东省高层次人才2人;还有中国经济学奖、浦山奖、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等国内外优秀学术大奖的获得者,以及来自业界的精英学者,如前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兼政策顾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前香港金融管理局高级经济学家等。
截至2021年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共有经济学领域全职教师2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助理教授16人,高级讲师2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1人。全职教师100%拥有世界顶级大学博士学位,其中83%毕业于北美洲著名大学,17%毕业于亚洲著名大学,全部具有在全球顶尖学府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的经验;外籍教授占比9%。